近年来,为鼓励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助力稳岗扩岗,国家持续推出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企业招用重点群体人员可享受每人每年最高7800元的税费减免,成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本文将从政策背景、适用条件、申报流程到实操要点,全面解析这一政策红利。
该政策源于《财政部 税务总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5号),旨在通过税收减免激励企业主动吸纳以下四类重点群体:
1.脱贫人口(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
3.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4.高校毕业生(毕业年度内)。 通过政策扶持,既缓解重点群体就业难题,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实现“稳就业”与“促发展”的双赢。

1. 减免额度
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7800元,具体按企业为招用人员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中依次扣减。
2.执行期限
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招用时间以劳动合同签订日期为准。
3.叠加优惠
该政策可与其他稳岗补贴(如失业保险返还)叠加享受,但同一人员不可重复申报。
企业需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签订劳动合同:与重点群体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
2.依法缴纳社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险)满1个月;
3.企业类型限制:适用于所有增值税纳税人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个体工商户除外)。
1.资格认定
重点群体人员需通过当地人社部门或“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身份核验,获取《就业创业 证》或相关证明。
2.申报步骤
(1)备案登记: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社保缴费 记录等材料;
(2)税款扣减:在纳税申报时按“先增值税、后所得税”的顺序按月扣减;
(3)留存备查:保存人员身份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等资料至少5年。
3.关键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重点群体人员身份证及《就业创业证》;
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凭证;
工资支付凭证(需体现实际用工满1个月)。


2022-2024年退税到账1073000元
1.精准筛选人员
优先招用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如高校毕业生或长期失业人员,并通过人社部门系统提前核验身 份。
2.动态管理台账
建立“重点群体用工档案”,记录入职时间、合同期限、社保缴纳情况,便于税务核查。
3.跨期政策衔接
若员工在政策有效期内离职,其已享受的减免无需退回;新招用人员可继续享受至2027年底。
4.防范风险点
避免虚构用工、重复申报,确保社保缴纳与工资流水一致,防止被认定为骗税。
1.降低成本:以招用100名重点群体为例,3年最高可减免税费234万元;
2.社会责任加分:提升企业ESG形象,尤其在乡村振兴、稳就业领域;
3.行业适配性: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益显著。
7800元/人的税费减免政策是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落地措施。企业需结合自身用工需求,主 动对接政策资源,实现降本增效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建议财务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同,尽早规划用 工结构,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Copyright © 深圳市侨城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粤ICP备2024256891号